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在广东全面落地应用! 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医疗保障获得感、幸福感
8月15日,深圳市正式上线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全省各地同步切换执行全省统一的医保三大目录。至此,在国家局的强力支持和大力帮助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省医保系统的共同努力和相关单位大力支持下,全省医保人和信息化项目组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以为民服务的初心、决战决胜的信心、一以贯之的恒心,历时十个半月的奋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在广东省21个地市全面落地应用,标志着广东医保信息化成功迈进了标准化、集约化、一体化的新阶段。
新平台有效覆盖广东1.1亿参保人、3万家定点医药机构,日均结算100万余人次。平台功能完备、性能高效、运行稳定,有力支撑了我省医疗保障运行持续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大幅提升了我省医保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广大参保人提供更加智能、便捷、高效的医保服务,不断提升群众的医疗保障获得感、幸福感。
标准化和信息化无缝衔接
参保群众就医结算更高效便捷
广东省按照“统一顶层设计、统一组织管理、统一需求管理、统一工作程序、统一编码标准”的原则,规划全省“一张网、一张图、一盘棋”新格局,统筹推进“数据省级集中、平台省级部署”的医保信息平台。
▲2020年9月23日全省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上线启动现场会在中山市召开
医保信息业务标准编码是医保信息平台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参保人待遇享受准确结算的重要保障。广东省医保局坚持标准化和信息化无缝衔接,率先制订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化实施方案,做到平台上线时医保新老数据无缝对接、安全完整迁移,定点医药机构结算前端无感应用、群众看病结算不影响,待遇享受无差错。
各地市上线时结合系统测试、用户测试和实际使用体验,为平台建设提出了系统优化的意见,推动国家医保信息平台不断完善。广东实践证明,国家医保信息平台性能优良,系统功能强大,支持多样化的待遇和支付算法及流程编排,支撑全省各地市医保政策差异化配置。广东省日均结算超过100万人次,大规模就诊并发高峰期结算1秒左右,比旧系统快4-5倍,为群众带来更便捷高效的就医结算服务。
信息化与规范化同频共振
参保人享有更公平可及的医保服务
广东以上线国家医保信息平台为契机,推动全省医保业务规范化,统一了全省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目录,结合国家15项医保信息业务编码中的医用耗材分类规则,制定了全省统一的医用耗材目录。8月15日,我省实施全省统一的医保药品、诊疗项目、医用耗材目录,进一步规范统一全省医保三大目录支付范围,诊疗项目目录共收录中医及民族医诊疗类132项,将心理治疗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不断践行医保事业以人民为中心,为广大参保人提供公平便捷的医保服务。
▲2020年11月1日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在广东汕尾上线成功
异地门诊医保直接结算是群众呼声最高的“痛点”,也是推进医保工作的一个“难点”,广东医保系统依托全省上线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加大对异地就医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部署力度,加强业务办理要求规范,全力推进异地就医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落地。目前,广州、汕头等19个地市已开通省内异地就医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服务,跨省异地就医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服务也将于近期全面开通。
平台建设赋能线上医保服务
实现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
广东省以“互联网+医保”为导向,以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为支撑,大力推进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建设,优化服务流程,创新应用模式,努力提升参保群众享受医保公共服务的便捷度和可及性。截至目前,广东省医保电子凭证支持全省1.1亿参保用户在线激活,全省接入医药机构超3.4万家,医保电子凭证激活4502万人,共支付个人账户金额约30.44亿元,支付业务2778.57万笔。实现医保业务的“网上办”“不见面办”“码上办”。
实现线下无卡就医。就医群众只需要一部手机,通过国家医保服务APP、“粤省事”小程序、“粤医保”小程序、“广东医保”公众号、微信城市服务、支付宝城市服务等渠道,领取医保电子凭证后,就可以在医院自助机或者人工柜台,通过医保电子凭证完成建档、挂号、支付、取药等完整就诊环节,解决群众忘记带各种实体卡而无法就诊的尴尬。
实现“码上购药”。即基于医保电子凭证,通过电子处方流转实现处方外购,让医保购药紧跟移动互联网的便捷潮流,参保人只需凭借电子处方,即可到就近药店取药,甚至送药上门。
实现线上诊间支付免排队。就医群众可以通过医院公众号、生活号等服务渠道,在线完成整个就诊过程的预约、缴费、查检验单等操作,最大程度减少群众就诊过程中在传统服务柜台的排队等候时间。据统计,使用医保电子凭证单人次门诊就医交费重复排队次数可由4次降为0次。通过医保电子凭证与医院现有信息化系统叠加产生了“1+1>2”的效应,实现群众就医缴费全流程线上化,群众就诊时间平均节省约46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