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推行“五个支持”全面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近年来,深圳市医保局全面贯彻国家、省、市决策部署,围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多向发力,不断完善中医药价格和医保政策,全面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助力深圳建设成为一流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城市。
一是支持中医药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全面简化新增医保定点机构申请材料及流程,申请材料由原14份精简至6份;对中西医医药机构一视同仁,只要具备合法性、申请前一年内未被行政处罚、完善的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等条件均可成为深圳市医保定点单位。2020年深圳全市新增定点中医医疗机构140家、中医馆5家、中医诊所133家。
二是支持中医院集团发展。与宝安区中医院集团签约,探索对中医院集团实行“总额管理、结余留用”的医保基金管理方式,助力构建以区域龙头中医院为首、区域内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和综合医院中医科为骨干、社康为基础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三是支持中医优势病种发展。分批遴选中医优势明显、治疗路径清晰、治疗费用明确的中医病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2020年遴选28个、2021年扩增至51个,涵括肛肠、骨伤、消化、内分泌、面瘫等中医优势专科,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在付费标准上适当向治疗过程中人力成本较高的病种倾斜,充分体现中医药服务价值。
四是支持中医药价格改革。以深圳市中医院等3家医院为试点,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医药打包收费改革,实施23项中医传统诊疗药物打包收费及中医住院综合诊疗打包收费并纳入医保支付。进一步加快中医类医疗项目新增、转归和修订工作,促进中医医疗新技术进入临床应用,2020年全市新增19项中医类医疗服务项目。
五是支持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在中药纳入社康“打七折”(个人账户支付70%,统筹基金支付30%)的基础上,将针刺等71项常用并适宜在社康开展的中医类诊疗项目纳入“打七折”范围,预计每年可为参保人减负2700万元。实施“互联网+中医药服务”医保支付,明确了高血压、糖尿病等19种医保付费的线上复诊慢特病,该部分慢特病所开出的目录内中药或中成药可进行医保支付。